金峰镇
金峰镇位于绵阳市郊西南部,距绵延19公里,与德阳市罗江县慧觉镇毗邻,全镇辖两个场镇(含倒座庙小集镇)。8个村民委员会,一个居委会,65个村民小组,3个居民小组,建有党支部16个(含2个流动党支部),总人口1.11万人,幅员面积27.2平方公里,金峰镇交通十分便利,绵阳至罗江和涪环县级公路穿镇而过。
中文名:金峰镇
行政代码:510703108
身份证前6位:510703
长途区号:0816
邮政编码:621000
隶属政区:涪城区
行政级别:镇
车牌号码:川B
辖区面积:27.2km2
人口数量:约1.11万人
人口密度:408人/km2
1、地方简介
金峰镇
金峰镇位于绵阳市郊西南部,距绵延19公里,与德阳市罗江县慧觉镇毗邻,全镇辖两个场镇(含倒座庙小集镇)。8个村民委员会,一个居委会,65个村民小组,3个居民小组,建有党支部16个(含2个流动党支部),总人口1.11万人,幅员面积27.2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933.6公顷,全镇人民纯收入达2905元,财政收入实现303万元,经市区验收,1997年建成小康镇。
2、基础建设
金峰镇交通十分便利,绵阳至罗江和涪环县级公路穿镇而过,境内县、镇、村网络公路纵横交错,中国联通、中国移动通讯覆盖全镇,程控电话、多媒体、村通工程全面开通,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500吨。全镇变压器72台,水、电、路、闭路电视基础设施综合配套。教育卫生机构健全,境内有小二型金花水库、倒座庙道教等休闲、观光文化娱乐场所。
3、经济发展
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,一批企业重新焕发生机。以建材、冶金、生化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企业发展迅速,全镇已拥有各类企业8家,形成以玻纤、纺织器材、化工、冶炼等一批骨干工业企业,为工业强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金峰镇属亚热带气候,四季分明,日照充足,雨量适中,是涪城区重点粮油产区。近年来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加大农业招商引资,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为主线,农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。2003年水稻制种面积达到了4000亩,油菜制种面积达到1800亩。2002年两项制种单位产量和收入均创历史记录。使人均增收实现132元;另一方面,通过培植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动发展蘑菇200亩,种菇户达到400户,亩平收入实现5000元。初步形成以蚕桑、水稻制种、油菜制种、生猪、小家禽、水产品、养殖等骨干项目为龙头的农业产业结构。
4、行政区划
金峰镇
金峰镇区划
510703108001121场镇社区
510703108201122穿山洞村民委员会
510703108202220八庙子村民委员会
510703108203220新丰村民委员会
510703108204220分水村民委员会
510703108205122五福寺村民委员会
510703108206220大石桥村民委员会
510703108207220白果林村民委员会
510703108208220莲花池村民委员会
5、地方人口
金峰镇人口数据:
(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)
总人口:11627
男:6007
女:5620
家庭户户数:3864
家庭户总人口(总):11607
家庭户男:5993
家庭户女:5614
0-14岁(总):2014
0-14岁男:1013
0-14岁女:1001
15-64岁(总):8649
15-64岁男:4522
15-64岁女:4127
65岁及以上(总):964
65岁及以上男:472
65岁及以上女:492
户口本地住在本地:11284
6、地方特产
涪城刺梨
涪城刺梨
刺梨有营养珍果之美名。据化验分析,刺梨中含有果糖、蛋白质、油脂、粗纤维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等10多种营养成份,尤以维生素C和P含量最为惊人,又被称为水果中的维生素C、P大王。
采用刺梨鲜果酿制的刺梨醋不仅能调味,还具有消食理气、化滞解闷、增强肌体对癌细胞的免疫能力之功效。经常食用,可以预防、控制癌病变、延年益寿。
7、附近景点
绵阳圣水寺
绵阳圣水寺
据民国版《绵阳县志》载:“圣水寺:治西十五里。建自前明,雍正时重修”。寺庙位于山前平坝,解放后改建为小学。
新建的圣水寺位于西北部宝成铁路西侧山岗。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,恢宏于90年代。开始系群众自发修建的一座主要供奉观音菩萨的小庙(即后来的观音殿)。其后果忍和尚自成都昭觉寺到绵阳弘扬佛法,得到人民政府和广大佛教信徒的支持,采取“政府划拨土地,民间乐捐资金”的办法,逐步扩大寺庙规模。
殿堂内众多佛像塑造精美,庄严肃穆;玉佛殿内的三尊大玉佛均为缅甸佛教徒所赠送。圣水寺是绵阳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。
评论